在台灣的棒球圈,有一群人雖然自稱「不專業」,卻憑藉對棒球的熱情與幽默,聚集了大批死忠聽眾。他們就是 Podcast 節目《大叔野球五四三》 的主持群。節目開場常以「愛棒球、聊棒球、嘴棒球」自嘲,但內容卻橫跨球場大小事,從職棒戰績到基層發展,總能引發共鳴。
「嘴」中帶愛:Podcast 的起點
「我們不是專業球評,但就是喜歡棒球,想跟大家『五四三』。」斯文笑說。這樣的初衷,讓《大叔野球五四三》走出一條不同於專業賽評的路。節目中常充滿打趣與拌嘴,但背後是一份對台灣棒球長年的熱情與關注。
從一日球迷到資深戰績迷,聽眾都能在這裡找到共鳴。主持人們常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談戰況,卻也認真整理數據,例如單局首打席全壘打的紀錄,讓聽眾在笑聲中增長知識。
不只談球:把支持化為行動
除了節目製作,這群「大叔」也不忘把聽眾的贊助投入公益。近期,花蓮光復鄉遭逢風災重創,球團們合計捐出五十萬元重建。《大叔野球五四三》也在第一時間動用固定的公益基金,捐出五千元響應。
「光復國中、光復國小都是當地重要的棒球學校,這次受災嚴重。我們覺得,既然收了大家的斗內,就該把一部分回饋給台灣棒球。」屍文解釋。對他們而言,這不只是善款,更是一種承諾:用行動守護基層,讓更多孩子有機會繼續打球。
棒球之外的連結
節目與聽眾的關係,也早已超越單純的聽播。每一筆斗內、每一張支持的永豐 Sports 卡,都是社群力量的具體展現。「乾爹乾媽們,你們都是我們的一份子。」大叔們不只一次在節目中這樣感性地說。
這種「棒球家庭」的氛圍,是《大叔野球五四三》最獨特之處。球迷們在這裡,不只是聽眾,更是台灣棒球的一環。
用數字與故事,串起棒球記憶
專訪最後,斯文分享了近期整理的有趣紀錄:史上最多「首局首打席全壘打」的選手,是來自 Lamigo 的黃龍義,生涯累積十支;其次則有羅偉(七支)、林立(六支)等球星。這些數據既是知識,也是球迷之間的共同話題。
「我們節目就像一場長長的棒球聊天,有數據、有故事、有感情。棒球就是要大家一起聊,才有意思。」
結語
《大叔野球五四三》並不是一檔嚴肅的棒球節目,卻在笑聲中凝聚了球迷,也在無形中推動了台灣基層棒球。從麥克風後的玩笑,到災後重建的捐款,他們用行動告訴大家:
愛棒球,不只是看比賽,更是和整個社會站在一起。